当前位置:首页>问题库> 正文内容

懂得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即答官方2周前(05-25)问题库2

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是指在刑事案件中,相关的被害人或者其他利益受损失的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获得相应的赔偿。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介绍和解析。

一、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

懂得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一个主要案件(如刑事案件)中,与该案件有关联或者可能影响到原告权益的民事纠纷也同时提出并由同一法院处理。因此,在刑事审理过程中,如果被害人认为自己遭受了损失,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精神抚慰金等非财产性损失时,被害人均有权要求赔偿。而对于涉及死亡、残疾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所导致的间接经济上无形资产(如声誉)等方面引起的不良后果,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判定。

三、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限额

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金额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根据相关规定,被害人可以通过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向犯罪分子索取经济损失等,并且最高不得超过当次行贿所受到利益数额或者受贿数额。并且,在处理涉及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案件时,则要视同该行为给原告造成的实际损失与被告违法所得两者间较大者为准来确定赔偿金额上线。

通过了解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一问题可以发现,在刑事审理过程中类似搭建起来的桥梁——即附带民事诉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当下社会而言,其能够更好地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并进一步强化了司法公正性和公信力等方面意义深重。

本文由 @即答官方发布于 2023-05-25。

本文系 @即答官方原创发布在即答。原创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77cxw.com/fl/24448.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原创发布,因内容方向的特殊性,如发生某个段落有相似之处,属正常现象。禁止一切碰瓷行为,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77cxw.com/fl/24448.html

“懂得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的相关文章

无证驾驶醉酒驾驶事故逃逸可以考驾照吗?

无证驾驶醉酒驾驶事故逃逸可以考驾照吗?

无证驾驶、醉酒驾驶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交警部门直接进行行政处罚;肇事逃逸属于犯罪行为,依法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法...

借条到期没有还清,是否超过了上诉时间?

借条到期没有还清,是否超过了上诉时间?

借钱不还有3年的追诉期。(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三)对于不定期...

退休军转干的抚恤金和丧葬费是多少?

退休军转干的抚恤金和丧葬费是多少?

1、丧葬费 军休干部去世后,以本人生前基本离退休费为标准,发放12个月基本离退休费为丧葬费。 2、一次性抚恤金 军休干部去世后,由安置地政府民政部门发放一次性抚恤金。 发放标准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个月的基本工资。获得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获得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

农业转移非户口无工作,可以迁回农村吗?

农业转移非户口无工作,可以迁回农村吗?

非农户口转农业户口以下情形的只要提供相关证明都可迁回原籍地: 1在城镇中没有固定职业和住房的; 2.原籍为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毕业后户口迁出去了; 3.自愿回农村被征地的; 4.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的; 5.在城市没有固定职业并在农村有分配的宅基地; 6.农村退伍军人无固定职业。法律依据:《2019年非...

未成年人充值迷你世界可以退款吗?

未成年人充值迷你世界可以退款吗?

法律分析:未成年充值退款需要举证证明未成年人不满8周岁,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举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且充值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

想辞职。我能得到什么补偿吗?

想辞职。我能得到什么补偿吗?

劳动者在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以非自己意愿辞职,才能获得经济补偿的,而且在工作交接时,公司就应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