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宅基地上盖房子,必须先知道这些法律问题
在中国,宅基地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或集体所有的闲置或不适合再生产的土地上分配给乡村居民建房、种植和养殖等自我发展的一种制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章建筑呢?让我们来看看相关法律规定。
一、宅基地使用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条例》第四条规定,“未取得拆除许可证明文件而进行拆除行为”的属于非法拆迁行为。在宅基地上进行任何新旧房屋的修缮或者其他类似活动都需要事先获得相应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二、关于违章建筑
如果没有相关部门审批直接在宅基地上盖起了房子,则构成违章建筑。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强调:“严禁占据道路、广场、公园等场所,无证搭建群众性活动帐篷、摊点和宣传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条例》第六十一条也明确指出:“未按照有关程序审批或者未取得审批文件私自进行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房屋以及其他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属于违章建筑。”对于此类行为,还需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措施进行整治。
三、如何避免宅基地上出现违章建筑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落实土地所有权归属制度来加强对宅基地使用的管控。例如,在某些地区设立了特殊资产管理委员会来把握农村闲置土地,并经过审核分配给符合条件家庭使用;同时可以设置严格监控机制,限制非正常用途下的转让与交易等行为。除了政府部门外,社区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重视对家庭申请宅基地使用的审核力度。
在中国尚不存在能够完全杜绝“钉子户”的方法,但是在法律、制度以及日常监管上尽可能地加强防范与整治是保证宅基地使用权的更好方式。同时,在广大居民自己行动方面也要注重合法性,不要将“小确幸”变成未来的隐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原创发布,因内容方向的特殊性,如发生某个段落有相似之处,属正常现象。禁止一切碰瓷行为,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