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有效期是多长,如何避免因过期作废
支票是一种常见的支付工具,其有效期限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法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支票有效期限的定义
根据我国《商业票据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支票出票人应当在支票上注明收款人或者指定特定银行为收款银行,并标明付款金额。未经他人授权不得设立空白支票。”同时该法第四十九条规定,“非阻止支付承诺书自签发日起六个月内有效;逾期未提取或者未就办理支付事项与持有人协商处理并获得同意的,出票人可以拒绝履行。”
由此可知,在中国境内,支票的有效期为六个月。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持有该支票的债权人就无法要求出具该张支付承诺书。
二、如何计算支票截止日期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计算到达截止日期呢?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统计效力时间:利息天数=到期日–签署日+1。
其中涉及“加1”的原因在于成都市中级民事判决苑判【2018】川0195民初11213号案例认为:"本案所涉及的支票到期日是一个不含当日的计算方式,并非指定日期之后即为支票过期或失效。"
三、关于续展问题
另外有一些人可能会问:如果在六个月内无法解决与债权人的支付事宜,是否可以申请续展有效期?我国《商业票据法》第五十条规定:“经持票人同意,出票人和承兑人可以将未到期的支票延长付款期限;但是,在最初所约定的付款行拒绝承兑前,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对这种行为负责。”因此在实践中还需要相关各方面协商一致。
掌握了正确地计算方法和时限判断是保证支付成功和防止纠纷产生重要保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原创发布,因内容方向的特殊性,如发生某个段落有相似之处,属正常现象。禁止一切碰瓷行为,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