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是否受到法律保障,解答在此
一、引言
在婚姻破裂后,离婚成为了唯一的出路。对于夫妻财产的分割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在离婚协议中如何处理财产问题是需要夫妻双方考虑并达成共识的问题。
二、协议离婚的含义
协议离婚是指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其间民事纠纷,经法律程序确认后发生效力,并以书面形式确认各项约定。因此,通过协议方式实现离婚即使得夫妇双方能够依据其具体情况达成更加个性化和灵活化的财产分配安排。
三、协议离婚中涉及到的财产分割
1.夫共同所有或合法取得且尚未确定归属权利或没有按权利份额进行划分的动产和不动产。
2.夫每人专有并已合法认可或者已被审判机关认定属于本人所有的动物。
3.夫为兴办家庭所收购,用于日常家庭生活支出或者供子女学习和生存所必需的器材设施和存货,但除房屋、土地等大型财产外,每人总价值不得超过一万元。
4.夫共同担保的债务和夫各自承担的债务。
5.夫已婚前经营或者合法继承的企业、份额及其收益;
6.夫妇在结婚期间形成并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
四、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应当进行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子女抚养权、赡养费等问题的划分,并达成书面协议。因此,协议离婚所形成的内容具有合同效力,在保障夫妇双方利益同时也可以被司法机关认可并加以执行。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及其相应法律依据进行阐述与说明后可以看出:尽管是由当事人自主决定并书面表达约定条件而非依靠正式审理程序作出裁决,但仍然存在着较高程度上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因此,协议离婚所形成的财产分割内容受到法律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原创发布,因内容方向的特殊性,如发生某个段落有相似之处,属正常现象。禁止一切碰瓷行为,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