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案件管辖规定)

即答编辑2个月前 (03-14)普法百科5

编者按:本期主要对******涉及***信息公开相关内容的案例进行了汇编,共37个案例,部分案例后面列了类案参考。***信息公开行政纠纷在行政诉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涉及的规定主要有:

***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案件管辖规定)

一、行政法规

1、《***信息公开条例(2019修订)》

2、《***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国办函〔2020〕109号)

3、《司法部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若干问题指导意见》(国办函〔2021〕132号)

4、***办公厅***信息与***公开办公室关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不动产登记资料依申请公开问题的函》的复函(国办公开办函〔2016〕206号)

二、司法解释

1、《******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1〕17号)

2、《关于如何判断外国人是否具有***信息公开申请人资格以及相应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的请示》(〔2015〕行他字第17号)

3、《******关于请求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信息的请求人是否具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问题的批复》(〔2010〕行他字第193号)

另外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就不列举了,在办理具体案件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用参考。

三、案例裁判规则

1、***信息公开主体的认定

【裁判要旨】能否成为***信息公开的主体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二是信息的制作者或者保存者。对于条件一而言,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是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对外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活动、作出行政行为。行政机构是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一般对外表现为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办事机构等形式。行政机构只有在获得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否则只能以其所代表的行政机关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对于条件二而言,***信息公开的对象是***信息,而***信息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案号】(2018)最高法行再61号

2、获取***信息最便捷的途径是向相关工作部门提出申请

【裁判要旨】地方各级人民***负责领导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的工作,根据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身也会是一些特定事项的责任主体,但一级***往往由若干工作部门组成,***工作的一些具体事项通常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的指令,由***所属的特定工作部门负责。与这些具体工作事项相关的***信息也往往由特定工作部门制作、获取并保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需要某类***信息时,最便捷的渠道是向相关工作部门提出申请。如果其向***机关提出,***机关告知其向相关工作部门申请,申请人未必非要提起诉讼,执意要求人民法院判令***机关公开。因为他的根本需要是获取信息,并无必要纠结于这个信息是由哪一个机关公开。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3338号

3、***信息原则上由制作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裁判要旨】***信息如果是行政机关制作,制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信息如果是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则由保存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但***信息如果是从其他行政机关获取的,原则上仍由制作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对于征收单位在组织实施补偿安置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如何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了“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批准后,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故市、县人民***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常是涉案相关***信息的法定制作主体。但是,实践中也有一些市、县级人民***结合本地开展工作的需要,将补偿安置工作交由乡(镇)人民***或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在此种情况下,乡(镇)人民***或者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有可能成为有关***信息的制作主体。

【案号】(2019)最高法行申7678号

4、***信息公开应坚持“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原则

【裁判要旨】***信息系行政机关制作的,由制作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信息系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由保存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被申请机关从其他行政机关获取的***信息,不属于《***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保存***信息的情形。

【案号】(2016)最高法行申1378号

5、工会不属于***信息公开的主体

【裁判要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第十四条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虽然从我国工会的职能作用、组织架构、资金来源、上下级关系等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工会具有一定的公法人属性,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相关规定并未赋予工会行政管理职权,工会虽具有交涉、提出意见、进行监督、签订集体合同、参与劳动争议等权利,但工会行使上述权利的行为均不直接发生行政法律效果,用人单位对工会所提出的问题拒不改正的,最终仍需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相关劳动争议无法解决的,仍需要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进行解决。因此,工会并非行政机关,也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属于适格的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案号】(2020)最高法行申668号

6、***信息公开申请的提出方式

【裁判要旨】参照《***办公厅***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信息公开申请接收渠道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当面提交和邮政寄送是***信息公开申请的基本渠道,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为进一步便利申请人,鼓励行政机关根据自身实际,开通传真、在线申请、****等多样化申请接收渠道。行政机关应当将本单位所开通的申请接收渠道及具体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信息公开指南中专门说明并向社会公告,并对已经专门说明并公告的申请接收渠道承担相应法律义务。行政机关没有按照上述要求专门说明并公告的,应当充分尊重申请人的选择。

【案号】(2020)最高法行申2333号

7、申请***信息公开,应按法定申请样式,向指定机关提出

【裁判要旨】申请行政机关公开***信息,应以法定的申请样式向该行政机关所属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提出。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邮寄信件且信件内容不符合申请样式,行政机关未予回复或者作为信访件处理,申请人因此以行政机关不履行***信息公开职责为由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立案或者径行驳回起诉;信件内容基本符合申请样式的,应以该机关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实际收到转送的申请书之日或者与申请人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并以此计算相关答复期限。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17号

【类案参考】(2020)最高法行申9565号

8、对行政机关公开信息的形式要求

【裁判要点】《***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这一规定体现了依申请提供***信息“以申请人指定的形式为原则,以法律规定的其他形式为例外”的原则。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申请公开的***信息的形式要求”,这种形式要求不是指泛泛地说一声“公开、公布”,而要指定具体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例如,查阅档案、复制档案、获取经过核实的副本、获取****、通过传真获取,等等。既然法律要求申请书中应当包括“申请公开的***信息的形式要求”,在此项内容欠缺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告知申请人作出补充,应属必要。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7093号

9、***信息法定的公开方式和形式

【裁判要旨】要求行政机关在其已经掌握的***信息上加盖公章、签上经办人姓名、注明日期等,并非《***信息公开条例》所规定的***信息公开的方式和形式,甚至不属于***信息公开范畴。行政机关对此予以拒绝,不构成不履行***信息公开法定职责。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1579号

10、个人隐私的界定以及征求第三方意见的程序

【裁判要旨】《***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通常认为,不得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是一种非强制性例外,这是因为,第一,权利人对涉及其个人隐私的***信息拥有决定是否公开的权利,如果权利人同意公开则公开就不成为问题;第二,个人隐私权存在“可克减性”,也就是说,如果与隐私权相对的公共利益足够重要,则允许隐私权为公共利益让步。正是基于这种衡量,《***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还规定:“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可以予以公开。”《***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三条还规定了在涉及第三方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的程序。

《***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由上述规定可知,在涉及第三方的情况下,***信息是否公开,并不单纯取决于第三方是否同意,更要看是否确实涉及个人隐私以及是否因为公共利益的考虑而使个人隐私权进行必要的让渡。

【案号】(2018)最高法行再180号

11、在公开相关信息可能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时,行政机关应根据比例原则,作出适当处理,以取得与同样受法律保护的其他权利之间的平衡

【裁判要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依法获取***信息。对申请公开的***信息,行政机关应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答复。在公开相关信息可能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时,行政机关应根据比例原则,作出适当处理,以取得与同样受法律保护的其他权利之间的平衡。行政机关对隐私权范围的界定与区分处理,属行政机关基于行政管理实践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综合判断,属于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范畴,除非行政判断明显不当,否则人民法院应尊重行政机关的判断。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312号

12、***信息危及“三安全”的判断

【裁判要旨】判断公开***信息是否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能随意而为,也不能任意扩大适用范围,应当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在公开***信息前进行保密审查,必要时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9280号

13、行政机关以***信息属于国家秘密而不予公开的应当对此负举证责任

【裁判要旨】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收到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公开申请后,行政机关对案涉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系依照《***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职尽责。行政机关以案涉信息属于国家秘密为由不予公开。在申请人不服行政机关所作不予公开答复提起的行政诉讼中,依照《******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案涉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相关证据进行举证。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5844号

14、“***信息不存在”的内涵

【裁判要旨】《***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项规定,***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在现行立法未对“***信息不存在”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明确界定的情况下,除明确答复***信息不存在外,行政机关答复“未制作”“未获取”“未保存”“未找到”相应的***信息,均可视为属于“***信息不存在”范畴。行政机关在尽到合理的查找和检索义务后,将相应查找和检索情况告知申请人,并就应当制作、获取、保存但未制作、未获取、未保存等情况作出合理说明的,即应视为履行了***信息公开义务。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9250号

15、***信息不存在案件的审查重点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审理因***信息不存在告知书引发的行政案件,应重点审查行政机关是否已经尽到合理的查找和检索义务,以及在***信息不存在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是否履行了法定告知或者说明理由义务。

【案号】(2019)最高法行申9176号

【类案参考】(2017)最高法行申148号、(2016)最高法行申795号

16、行政机关一般不承担汇总、加工、重新制作及搜集信息的义务

【裁判要旨】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条例》所指应公开的***信息。行政机关向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应当是现有的,一般不需要行政机关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作区分处理的除外)。依据《条例》精神,行政机关一般不承担为申请人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信息,以及向其他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搜集信息的义务。

【案号】(2021)最高法行申2011号

【类案参考】(2016)最高法行申1842号

17、行政执法中的敏感信息

【裁判要点】具体行政执法活动中有关执法调查方法、机密信息来源、内部研究意见等敏感信息,通常不应公开,否则将有可能妨碍行政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信息公开条例》虽然没有明确将行政执法中的敏感信息规定为可以不予公开的情形,但这类信息一般都具有“内部性”或“非终极性”的特点,如果行政机关援引《***办公厅关于做好***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第二条关于“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内部管理信息以及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一般不属于《条例》所指应公开的***信息”的规定不予公开,人民法院经权衡认为不公开更有利于保证行政执法活动(包括今后的行政执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应当予以支持。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4750号

18、具有“内部性”“非终局性”特征的过程性信息,原则上不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

【裁判要旨】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并非都必须公开。内部信息、过程信息、决策信息普遍具有“内部性”和“非终局性”的特点,属于“意思形成”的信息,一旦过早公开,可能会引起误解和混乱,或者妨害率直的意见交换以及正常的意思形成,因此此类信息通常被列为可以不公开的情形。

【案号】(2016)最高法行申2769号

【类案参考】(2016)最高法行申1290号

19、***信息公开与信访事项的区分

【裁判要旨】所谓信访,按照《信访条例》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县级以上人民***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而***信息公开则不涉及对于任何实体诉求的处理,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的规定,这项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信息。信访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对下和对外”,即信访人可以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职务行为,向受理信访的有关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而***信息公开则只具有“对己和对内”的特点,即申请人只能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由本机关制作或者保存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只能是现有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行政机关一般不承担为申请人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信息,以及向其他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搜集信息的义务。

判断一个申请到底属于***信息公开,还是属于信访事项,不能仅凭申请人的声称,也不能仅凭申请人自己贴上一个什么样的标签,而应通过将特定申请与制度宗旨进行比对,对其实质作出认定。但无论是举报,还是信访,其都不能受***信息公开制度调整,却是一个不争的问题。即使是行使举报的权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不能通过随意向一个没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一个诉求,就此取得“相对人”资格,进而提起行政诉讼。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3687号

20、信访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的性质及其获取途径

【裁判要旨】信访程序中记录或者保存的信息是行政机关在履行信访处理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并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符合***信息的构成要件。在法律、法规对***信息公开的权限作出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信访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查询方式。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获取行政机关在信访处理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应当按照作为调整信访领域相关行为的特别法—《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办理。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3684号

【类案参考】(2016)最高法行申454号

21、合理把握内容描述的限度

【裁判要旨】申请人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时,应当尽可能具体详细地对***信息的内容进行描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行政机关能够寻找、确定并提供给申请人其所希望获得的信息。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描述过于笼统,必然会增加行政机关检索的难度,最终导致申请人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但是,行政机关也应合理把握内容描述的限度。所谓的具体详细,不是要求申请人必须说出***信息的具体文号和标题,只要使行政机关足以知道申请人所要申请的信息是什么就可以。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1125号

【类案参考】(2020)最高法行申1453号

22、行政机关不能以内容描述不明确不具体为由拒绝答复,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裁判要旨】为方便行政机关查找检索并及时提供***信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进行内容描述时,一般应当包括明确的文件名称、文号或者其他特征性描述。在判断信息公开申请中“内容描述”是否明确具体,是否能够检索、查找到该***信息时,要处理好群众习惯用语与法律专业术语之间的关系,只要申请中对内容描述和特征描述能够被理解和识别,不会发生歧义,可以进行查找检索,行政机关就不能以内容描述不明确不具体为由拒绝答复;更不能以制作或保存的***信息内容或者名称与申请中的内容描述不完全一致为由,不予提供。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123号

23、貌似咨询实为***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

【裁判要旨】***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申请公开的***信息的内容描述,这是为了便于行政机关准确及时地寻找并提供申请人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信息内容的描述,应当达到行政机关能够清楚分辨的程度,如果描述过于笼统,行政机关也应当以要求补正等方式提供必要的帮助。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类似于咨询的信息公开申请,对此不宜一概以不属于***信息公开申请或者以需要汇总、分析、加工为由予以拒绝。对于貌似咨询,实质是要求行政机关提供***信息,且对所涉及事项进行了具体描述的,应当予以受理,或者在告知其补正完善之后予以受理。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5759号

【类案参考】(2016)最高法行申2308号、(2020)最高法行申10262号

24、***信息转变成档案信息的情形

【裁判要旨】***信息转变成档案信息有两种情形:一是***信息由行政机关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保管。行政机关仍保存***信息,仅仅是保存主体的内部分工发生改变,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二是***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行政机关已不再保存该信息,在客观上难以提供相关信息的,应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821号

25、***信息公开义务不因提前移交档案而免除

【裁判要旨】根据《******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之规定,***信息由被告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保管的,适用《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上述规定将已经移交国家档案馆的信息与存放在行政机关档案机构的信息加以区分处理,考察该条的解释本意,意在防止行政机关以适用档案管理法规为借口规避承担***信息公开义务。《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省辖市(州、盟)和县级以下机关应将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十年左右,连同案卷目录和有关的检索工具、参考资料,一并向有关的档案馆移交。

对于提前移交档案,《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三条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即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档案,可以提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行政机关对提前移交档案的原因并未提供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作出合理解释,且涉案信息亦非行政机关移交之后就难以获取的复杂信息。故从保障信息公开申请人知情权、方便其获取***信息的角度出发,即便涉案信息已经实际移交给档案馆存放,亦不应免除其信息公开义务。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5909号

26、告知申请人向档案部门申请的信息公开答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裁判要旨】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信息公开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申请人申请***信息公开,行政机关审查后有多种处理方式:经审查符合公开条件的,依法予以公开;不符合公开条件的,不予公开并说明理由;属于其他职能部门公开事项的,告知申请人向相关部门申请公开等等,其中对于申请的***信息资料已经移交档案部门的,告知申请人向档案部门申请,也是一种答复方式。前述处理方式都是对申请人***信息公开申请的实体处理,对申请人的权利义务当然产生实际影响,均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

【案号】(2019)最高法行申5319号

27、要求行政机关“公告”***信息的审查

【裁判要旨】***信息公开诉讼所要解决的,只是***信息是否应当公开、应当如何公开的问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指行政机关拒绝公开的答复或者不予答复的行为,对与***信息相关联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不是***信息公开诉讼的任务。通常情况下,***信息公开诉讼的原告不仅会要求撤销一个拒绝公开的决定,同时还会请求人民法院责令行政机关公开他所申请的***信息,这个诉讼就属于履行法定职责之诉,而不是撤销诉讼。人民法院不仅要审查拒绝公开决定的合法性,还要对是否应当公开原告所申请的***信息作出判断。如果各方面的法律和事实条件都齐备,更要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公开原告所申请的***信息。

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信息公开申请,目的是为了保障申请人自己获取***信息的权利,法律和司法解释要求尽可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当形式提供***信息,所指也是向申请人本人提供***信息的形式。向不特定公众“公告”***信息,可能是主动公开***信息的形式,却不是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形式。***信息公开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公告”***信息,超出了自己需要的范围,实质是要求行政机关向不特定公众主动公开***信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信息公开诉讼中提出这样的诉求,实质是主张不特定公众的权利。这样的诉求不仅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不符,而且也被《******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所明确禁止。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3922号

28、人民法院审理***信息公开案件时的审查范围

【裁判要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该条例所规定的***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信息公开诉讼关注和解决的是***信息能否公开这一实质问题,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法院审理***信息公开案件时,一般仅审查申请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存在相应的***信息以及是否应予公开问题,而并不审查行政机关不制作或者不保存相关***信息是否违法问题。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2638号

29、***信息内容是否合法不属于人民法院信息公开案件审查范围

【裁判要旨】***信息公开诉讼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公开与否问题,即是不是***信息、有没有***信息、应不应该公开该***信息,但是***信息内容本身的合法与否不属于人民法院审查的范围,如有争议应当通过其他法定途径提出。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147号

30、行政机关应制作或者保存但未制作或者保存相关***信息,不属于***信息公开案件审查范畴

【裁判要旨】行政机关未制作或者保存相关信息是否合法问题,不属于法院审查范围。即使行政机关确实负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的职责,但如果其确实尚未制作或者保存相关信息,人民法院不能判决其履行公开相关***信息的义务。此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只审查行政机关是否确实尽到了积极的检索、查找义务以及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即可。

【案号】(2016)最高法行申2855号

31、申请人已经实际获得相关***信息后又起诉要求公开同一***信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裁判要旨】行政机关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后,通过邮寄方式进行书面答复而申请人未收到的,行政机关再次通过电话进行告知,可以认定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法定职责已履行完毕。申请人起诉要求行政机关公开相关***信息,但申请人的代理人已向同一机关申请过相同的信息且获得答复的,视为申请人已经获得相关信息。

【案号】(2017)最高法行申129号

32、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属于***信息公开的范畴

【裁判要旨】根据《***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在法律、法规对***信息公开的权限作出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因不动产登记信息涉及特定的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为平衡个人隐私与公众知情权,国家从法律、法规、规章等层面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作出了专门规定。《物权法》第十八条、《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以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章,对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的主体、范围、方式和期限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在此情况下,当事人如需获取相应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应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查询办理,而不应通过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642号

33、公安执法信息不属于***信息公开范畴

【裁判要旨】公安机关对于作为行政程序中的当事人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如拘留期间的日期、违反拘留管理的行为等属于案卷材料,不能通过申请***信息公开的渠道获得。公安机关在行政程序中的案件办理情况和结果等执法信息应当向特定对象公开,并为特定对象提供查询服务。特定对象如需获取上述信息,应通过查询方式取得。训诫、具结悔过、使用警械等属于公安机关在对被拘留人员执行拘留处罚过程中的管理行为,不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案号】(2019)最高法行申14387号

34、***信息公开案件判决方式的选择

【裁判要旨】为强化行政审判解决***信息公开案件中的纠纷解决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权利救济的实用性,《******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被告对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拒绝或者部分拒绝公开的,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被诉不予公开决定,并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公开。”该规定使得***信息公开案件行政判决内容变得明确、具体、直接。但选择这一判决方式的前提是,被告依法应当公开,即被告系***信息公开主体。但若尚需被告调查、裁量的,《******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第一款亦规定了“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答复”。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4709号

35、***信息公开纠纷的救济途径

【裁判要旨】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情权,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及时、准确公开***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不仅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还规定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因而,对***信息公开纠纷,并非所有均需通过行政诉讼渠道解决,法律还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行政监察程序。鉴于司法审查强度的有限性和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局限性,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程序和行政监察程序在解决***信息不存在引发的纠纷方面,有其自身优势。行政机关未尽合理检索查找义务,或者故意隐瞒***信息,构成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信息公开申请人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案号】(2018)最高法行申2928号

36、是否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的认定

【裁判要旨】审查当事人是否具有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是否具有滥用诉权的主观故意,应从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数量、周期、目的以及是否具有正当利益等角度综合分析。

【案号】(2020)最高法行再320号

37、行政机关要求申请人更改、补充信息公开告知行为,一般不可诉

【裁判要旨】依照《******关于审理***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因申请内容不明确,行政机关要求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且对申请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告知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告知行为本身一般说来对申请人的权利义务并不产生实际影响,对其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是行政机关不予告知的行为,申请人可以针对行政机关不予告知行为提起诉讼。

【案号】(2016)最高法行申658号

【类案参考】(2016)最高法行申1800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法律问题免费咨询,老师微信Huhusfsf (点击复制微信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发布,多数内容为本站原创。极少部分为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it137fx@163.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77cxw.com/fl/73646.html

“***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案件管辖规定)” 的相关文章

离婚后转让房产是否需要另一方到场?

离婚后转让房产是否需要另一方到场?

由于夫妻的隐性共有仅在夫妻内部产生约束力,不动产权证书只有夫或妻一方名字,房屋交易过户时不需夫妻双方到场。网友咨询:离婚后转让房产是否需要另一方到场?上海醇察律师事务所黄红律师解答:夫妻双方对不动产权属的约定,只在夫妻双方产生效力,登记机构无法审查,也无权判断不动产的权属。作为物权公示的方式,应以不...

如何去处理擅自转租产生的纠纷

如何去处理擅自转租产生的纠纷

一、如何去处理擅自转租产生的纠纷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房屋,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将房屋转租他人,直接损害了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属于严重的违约行为,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而当出租人解除合同时,转租合同亦因此而终止。此时,如果次承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未取得出租人...

2023年 哪些情况需要经过诉讼才能离婚

2023年 哪些情况需要经过诉讼才能离婚

一、哪些情况需要经过诉讼才能离婚以下情况需要经过诉讼才能离婚:1、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的。2、双方要求离婚,但是对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3、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4、未办理结婚登记的。5、双方是在国外或港、澳、台登记结婚的。《民法典》...

仓储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仓储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那么,仓储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网友咨询:仓储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律师解答:仓储合同成立的条件有:1.需要签订合同的双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思是真实的,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书面形式签订;2.仓储合同要求双方有合同标的和保管费。同时...

未成年盗窃案该如何处理

未成年盗窃案该如何处理

一、未成年盗窃案该如何处理未成年盗窃案的处理方法是:(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盗窃罪的,应当在盗窃罪的量刑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盗窃的,不构成犯罪,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

流质条款是什么,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流质条款是什么,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禁止“流质”制度确立在《担保法》和《物权法》中,是指法律禁止抵押权人或者质权人与抵押人或质押人约定,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抵押物或者质押物的所有权直接归属抵押权人所有。其立法目的在于避免抵押权人利用优势法律地位,侵害抵押人的权利。网友咨询:流质条款是什么,法律效力如何认定?律师解答:流质条款,即绝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