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2024本溪铁刹山导游词优选合集8篇

文章转自:法律时刻
摘要: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明代崇祯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于云光洞内清修十余载,时又收徒传教,开关东道教之始,后被尊称为关东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称为明末清初东北道教创始地。山间原有郭祖塔、天官庙、三清观等道教建筑。全山方圆二十余里,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刹山有五个山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本峰太上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1

本溪是一座闻名遐尔的煤铁之城,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这里峰岭耸翠,重峦叠嶂,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0%。本溪市依山建城,群山环绕,又有太子河穿城而过。登高俯瞰全市,楼群在高岗低丘间鳞次栉比,街道于山岭之中纵横交错。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构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地区,北靠沈阳、抚顺,南接丹东,西邻辽阳、鞍山,东傍吉林。

本溪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1℃-7.8℃,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总的来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 本溪历史悠久,在庙后山考古发掘出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转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本溪在我国夏、商时期分别属于青州、营州管辖,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唐代属安东都护府辽城州,清末始设本溪县,隶属奉天府。

景观:洋湖沟、南天门、大石湖、老漫子、观音湖、桓龙湖、望天洞、地温异常带、太子河、水洞、温泉寺、铁刹山、关门山、汤沟、庙后山、平顶山、五女山、老秃顶等。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2

铁刹山位于辽宁本溪市东六十五公里,为长白山余脉,主峰海拔 712.9米,中有元始、真武、灵宝、玉皇、玄武、太上、锦绣、香炉、狮子、南天、北天、紫气、金母、来龙等十余座顶、峰、岭、峦,间以云光、日光、天冠、天桥、乾坤、卧虎等岩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参天,苍松蔽日,云雾飘渺,清风徐徐,风景优美,名胜众多;

其中犹以云光洞最为著名,洞呈葫芦形,口高五米,内高九米,深达三十余米,内有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寿星、石定风珠、石仙床、石莲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

明代崇祯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于云光洞内清修十余载,时又收徒传教,开关东道教之始,后被尊称为关东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称为明末清初东北道教创始地。山间原有郭祖塔、天官庙、三清观等道教建筑。全山方圆二十余里,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刹山有五个山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本峰太上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元气可望见三个顶峰,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该山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可惜1967年秋天一场山火烧掉大片古树),洞穴幽深。

是东北道教兴始之地,山上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其中以云光洞为最大,神话故事中说,长眉李大仙曾在此修练,杨金豹曾在此投师学艺。该洞斜向上,深约二十米,宽七至十米,洞中“八宝”,有定风珠、石寿星、石虎、石龙、石蟾蜍、石木鱼、石床、石莲花,洞外刻有“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八米,宽五米,字大如般。 山上有道士守庙、护林。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3

本溪水洞,又叫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km。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m,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 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有七宫、三峡、二门、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本溪水洞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之一。1994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览本溪水洞不仅可以饱览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梦幻般的美景,同时您还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洞穴科学方面的知识。以现代肖草《本溪水洞》诗为证:轻舟遨游银河间,断壁垂剑九曲弯;擎娲细针苍穹清,逸仙论道气悠闲。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此后,凡是美好现象都称其为喀斯特。研究这一对象的科学就叫喀斯特学及洞穴学。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世界上最长的岩溶洞穴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麻蒙洞群(犸猛洞群Mamofh Cave System),该洞从1820xx年始勘测,历经180年才查清其长度为550Km。

中国最长的岩溶洞穴是湖北省利川市的腾龙洞,长度为39.5Km。

由于岩溶洞穴景观奇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已有200多个岩溶洞穴开发建设成为游览洞穴,供游人参观游览。其中,浙江的瑶琳洞、河南的鸡冠洞、广东的蟠龙洞、四川的芙蓉洞、贵州的织金洞、广西的冠岩、北京的石花洞和辽宁的本溪水洞......他们在开发建设过程当中,在不同阶段,都引入了洞穴科学研究,提高了旅游洞穴的科学品位。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国各地,也曾参观游览过许许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参观游览本溪水洞,您一定会感到还是本溪水洞美。每个旅游洞穴都有他独具特色的精美景观,而水洞的九曲银河恰是其精美景观当中的精髓。

地下暗河蜿蜒曲折,河水终年流淌不竭,每昼夜流量可达五千万立方米。这些水是从哪来的呢?通过示踪试验以及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现已证实其水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源于汤河水的直接补给;二是来源于汤河河床覆盖层下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三是来源于水洞西岸分布的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这三部分的水汇入水洞地下暗河之后,分别从银波洞(东支洞)蟠龙洞(西支洞─潜流洞)排泄于太子河。

九曲银河是暗河的下游段,即从洞到源头长度为2320m,其平均水深2m,最深达7m,水温保持在7-12℃,据水质简分析和全分析成果证实其水质为优质饮用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曾于1996年初到水洞考察,他说他所见过的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暗河,都有砂和砾石沉积物,怎么水洞暗河却不见砂和砾石的踪影。只有一种灰色的粉砂质粘土沉积呢!他认为暗河河床没有砾石沉积物,这是本溪水洞的奥秘之一。使他从不可理解以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特别的关注,后经研究结果得知原因有三:

一是,在上游段没有大型入水洞口。如果汤河水的补给为集中流入式,则在上游段必有大型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存在较大的流入洞口。在水洞的下游段也就会有砂、砾石沉积的堆积了。因为下游段仅有粉砂质粘土沉积物的事实,说明汤河补给区内的河床和岸边,都不会有被冲积层所埋藏的大型流入洞存在。二是,作为一条岩溶地下河道来说,水洞的发育受到石灰岩含水层中的火成岩──脉岩的干扰与阻隔,好似一堵脉岩高墙筑成的筛子一般,不准砂、砾石通过。三是,暗河水力坡度极缓,仅有1.5%,流速甚低。不能使砂和砾石搬运到暗河的下游段。

延续暗洞是暗河的上游段,是从源头洞到汤河入渗点这段长约3Km的尚待开发的暗洞。

各位朋友!当您乘着游船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下洞道进发时,您会被神话般的奇异景色所陶醉。

现在我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第二个奥秘。这还是前面所提到过的那位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1996年初在水洞考察时提出的问题。 水洞洞口的规模为什么这么大?这也是他在国内外所见到的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所不同之处。一般来讲,所有的地下河溶洞都是入水口较大,出水口较小,可是本溪水洞是入水口看不到,出水口又挺大,这当然是个迷了。

经过1996年对本溪水洞的科学研究,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圆满地解释。原来大家目前所看到的洞口,并非是原始的出水洞口,而是由于太子河的侧向侵蚀作用将水洞侧蚀掉其间的一段,这一般长度大约800m。因为太子河属于古老的上层遗留河,平面形态呈蛇曲状,所以它的侵蚀作用的能力特别强,完全有能力把水洞拦腰吃掉800m。在水洞口的西北方向上大约800m远处的燕丹亭下,有一个洞穴,其洞口被太子河淹没,这个水下洞穴原本应与水洞相连,由于太子河的侧蚀作用吃掉了这一段,使水洞成为断头洞,因此水洞洞口并非原始洞口,而是洞的中间一部分,所以洞口就显得非常大,高达5.75m。

关于水洞暗河不见较大入水洞口的解释,根据1996年的研究成果得知,水洞暗河的补给是以地表水汤河为主,属于侧向输入类型暗河。但中国南方的侧向输入型的地下暗河均是地表水的集中流入,即向含水层的点状灌入式补给。因而有极其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就是有较大的入水洞口。而本溪水洞暗河虽获汤河补给,但并非是集中流入式,而是分散入渗式,因而没有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也就没有较大的入水洞口了。本溪水洞的这一特异现象,为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理论增添了新的深化模式本溪水洞模式即分散入渗式的侧向输入类型。

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本溪水洞正处于中期阶段,即地下水位洞穴(半充水)发育阶段。而洞中西侧的旱洞已进入晚期的化石洞阶段,而洞口东侧的银波洞则仍处于早期的充水洞发育阶段。

水洞发育的初期,是在距今40-50万年以前的中更新世的早期,汤河水的入渗水流在进入汤河──太子河间地段呈条带分布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后,由于在其下游方向上存在较厚的石炭──二叠系砂页岩层,是不透水层,受其影响而使岩溶水集中运动。在裂隙潜流条件下的岩渗作用应以溶蚀为主。此时水洞全充水,一直持续到距今约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的中期,形成了水洞雏形。水洞历经了全充水之后,不断扩大洞道,特别是太子河的不断下切和排泄基础面的不断降低,加上古气候的影响,在距今约20-30万年时,水洞进入了半充水状态的地下水位洞穴阶段,形成了暗河。当地下河洞道完全地或季节性地脱离全充水状态之后,在地层平缓、岩性软弱、机构破碎强烈的地段就产生了崩塌作用,从而使洞体的空间迅速增大,其洞顶的高度可达32m,是含水层地下水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另外,在距今约20-25万年左右时,地表水不断地向地下渗透的水流也开始在洞顶、洞壁活动,从而产生了最古老的以钟乳石为主的次生化系沉积物。

在距今大约12-14万年之间,长期排水的主洞口脱离了水流而成为干洞口。今日的旱洞发育成新的排水口,此期间形成了6-7m厚的粉砂质粘土冲积层,并堵塞了洞穴较低矮的地段。

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由于太子河水位持续下降的驱动,使水洞东侧的银波洞成为新的排泄口,西侧的旱洞成为干洞,不再排水。

全新世以来,洞口西侧的旱洞形成地下潜流,直接在太子河侵蚀岸边以泉的形式排出。

近一万年来,水洞次生化学沉积作用在洞穴入渗相对有利的地段,形成了许多石钟乳、钙板和壁流石类的沉积物。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二:

本溪水洞原始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km。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m,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有七宫、三峡、二门、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本溪水洞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之一。1994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览本溪水洞不仅可以饱览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梦幻般的美景,同时您还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洞穴科学方面的知识。

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此后,凡是美好现象都称其为喀斯特。研究这一对象的科学就叫喀斯特学及洞穴学。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

世界上最长的岩溶洞穴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麻蒙洞群(犸猛洞群Mamofh Cave System),该洞从1820xx年始勘测,历经180年才查清其长度为550Km。

我国最长的岩溶洞穴是湖北省利川市的腾龙洞,长度为39.5Km。

由于岩溶洞穴景观奇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已有200多个岩溶洞穴开发建设成为游览洞穴,供游人参观游览。其中,浙江的瑶琳洞、河南的鸡冠洞、广东的蟠龙洞、四川的芙蓉洞、贵州的织金洞、广西的冠岩、北京的石花洞和辽宁的本溪水洞......他们在开发建设过程当中,在不同阶段,都引入了洞穴科学研究,提高了旅游洞穴的科学品位。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国各地,也曾参观游览过许许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参观游览本溪水洞,您一定会感到还是本溪水洞美。每个旅游洞穴都有他独具特色的精美景观,而水洞的九曲银河恰是其精美景观当中的精髓。

地下暗河蜿蜒曲折,河水终年流淌不竭,每昼夜流量可达五千万立方米。这些水是从哪来的呢?通过示踪试验以及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现已证实其水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源于汤河水的直接补给;二是来源于汤河河床覆盖层下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三是来源于水洞西岸分布的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这三部分的水汇入水洞地下暗河之后,分别从银波洞(东支洞)蟠龙洞(西支洞─潜流洞)排泄于太子河。

九曲银河是暗河的下游段,即从洞到源头长度为2320m,其平均水深2m,最深达7m,水温保持在7-12℃,据水质简分析和全分析成果证实其水质为优质饮用水。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曾于1996年初到水洞考察,他说他所见过的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暗河,都有砂和砾石沉积物,怎么水洞暗河却不见砂和砾石的踪影。只有一种灰色的粉砂质粘土沉积呢!他认为暗河河床没有砾石沉积物,这是本溪水洞的奥秘之一。使他从不可理解以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特别的关注,后经研究结果得知原因有三:

一是,在上游段没有大型入水洞口。如果汤河水的补给为集中流入式,则在上游段必有大型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存在较大的流入洞口。在水洞的下游段也就会有砂、砾石沉积的堆积了。因为下游段仅有粉砂质粘土沉积物的事实,说明汤河补给区内的河床和岸边,都不会有被冲积层所埋藏的大型流入洞存在。二是,作为一条岩溶地下河道来说,水洞的发育受到石灰岩含水层中的火成岩──脉岩的干扰与阻隔,好似一堵脉岩高墙筑成的筛子一般,不准砂、砾石通过。三是,暗河水力坡度极缓,仅有1.5%,流速甚低。不能使砂和砾石搬运到暗河的下游段。

延续暗洞是暗河的上游段,是从源头洞到汤河入渗点这段长约3Km的尚待开发的暗洞。

各位朋友!当您乘着游船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下洞道进发时,您会被神话般的奇异景色所陶醉。

现在我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第二个奥秘。这还是前面所提到过的那位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1996年初在水洞考察时提出的问题。水洞洞口的规模为什么这么大?这也是他在国内外所见到的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所不同之处。一般来讲,所有的地下河溶洞都是入水口较大,出水口较小,可是本溪水洞是入水口看不到,出水口又挺大,这当然是个迷了。

经过1996年对本溪水洞的科学研究,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圆满地解释。原来大家目前所看到的洞口,并非是原始的出水洞口,而是由于太子河的侧向侵蚀作用将水洞侧蚀掉其间的一段,这一般长度大约800m。因为太子河属于古老的上层遗留河,平面形态呈蛇曲状,所以它的侵蚀作用的能力特别强,完全有能力把水洞拦腰吃掉800m。在水洞口的西北方向上大约800m远处的燕丹亭下,有一个洞穴,其洞口被太子河淹没,这个水下洞穴原本应与水洞相连,由于太子河的侧蚀作用吃掉了这一段,使水洞成为断头洞,因此水洞洞口并非原始洞口,而是洞的中间一部分,所以洞口就显得非常大,高达5.75m。

关于水洞暗河不见较大入水洞口的解释,根据1996年的研究成果得知,水洞暗河的补给是以地表水汤河为主,属于侧向输入类型暗河。但我国南方的侧向输入型的地下暗河均是地表水的集中流入,即向含水层的点状灌入式补给。因而有极其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就是有较大的入水洞口。而本溪水洞暗河虽获汤河补给,但并非是集中流入式,而是分散入渗式,因而没有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也就没有较大的入水洞口了。本溪水洞的这一特异现象,为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理论增添了新的深化模式本溪水洞模式即分散入渗式的侧向输入类型。

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本溪水洞正处于中期阶段,即地下水位洞穴(半充水)发育阶段。而洞中西侧的旱洞已进入晚期的化石洞阶段,而洞口东侧的银波洞则仍处于早期的充水洞发育阶段。

水洞发育的初期,是在距今40-50万年以前的中更新世的早期,汤河水的入渗水流在进入汤河──太子河间地段呈条带分布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后,由于在其下游方向上存在较厚的石炭──二叠系砂页岩层,是不透水层,受其影响而使岩溶水集中运动。在裂隙潜流条件下的岩渗作用应以溶蚀为主。此时水洞全充水,一直持续到距今约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的中期,形成了水洞雏形。水洞历经了全充水之后,不断扩大洞道,特别是太子河的不断下切和排泄基础面的不断降低,加上古气候的影响,在距今约20-30万年时,水洞进入了半充水状态的地下水位洞穴阶段,形成了暗河。当地下河洞道完全地或季节性地脱离全充水状态之后,在地层平缓、岩性软弱、机构破碎强烈的地段就产生了崩塌作用,从而使洞体的空间迅速增大,其洞顶的高度可达32m,是含水层地下水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来源

另外,在距今约20-25万年左右时,地表水不断地向地下渗透的水流也开始在洞顶、洞壁活动,从而产生了最古老的以钟乳石为主的次生化系沉积物。

在距今大约12-14万年之间,长期排水的主洞口脱离了水流而成为干洞口。今日的旱洞发育成新的排水口,此期间形成了6-7m厚的粉砂质粘土冲积层,并堵塞了洞穴较低矮的地段。

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由于太子河水位持续下降的驱动,使水洞东侧的银波洞成为新的排泄口,西侧的旱洞成为干洞,不再排水。

全新世以来,洞口西侧的旱洞形成地下潜流,直接在太子河侵蚀岸边以泉的形式排出。

近一万年来,水洞次生化学沉积作用在洞穴入渗相对有利的地段,形成了许多石钟乳、钙板和壁流石类的沉积物。

水洞的年龄

关于水洞的形成年代有过多种说法或推测:

其一,水洞形成年代约几亿年;

其二,水洞形成年代约几千万年;

其三,水洞形成年代约数百万年;

其四,水洞形成年代约亿万年等等不同的推测。

其实水洞的形成年代并没有那么久远,据1996年本溪水洞洞穴科研成果已经准确地告诉我们,水洞开始发育于距今40-50万年前的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早中期,经过裂隙充水和洞道扩大,形成了水洞的雏形。

在距今20-25万年的中更新世的晚期,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地下暗河。

当您游览了水洞之后,一定很想知道水洞是怎么形成的,现在简要地向您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成因:

水洞的成因,根据1996年最新的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得知它有三个基本有利条件:一是水洞发育在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当中,该石灰岩层是可溶性岩层,它呈条带状分布在太子河和汤河的河间地带。二是这里的断层、常理裂隙特别发育见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四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的F1断层几乎与水洞的延展方向一致。断裂构造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地下水在其中运移的通道。三是在石灰岩裂隙中流动的水,是由汤河水补给的,它具有很强的溶蚀能力。

由于上述条件并存于水洞地区,汤河水在石灰岩层里流动,经过几十万年的溶蚀、崩塌作用,最终形成了本溪水洞──大型地下暗河型岩溶洞穴。

次生化学沉积

当洞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上升,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地下水位后,它就接受地表渗流水的作用。其渗流水在石灰岩的裂隙运移的过程中发生了碳酸化反应。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碳酸钙反应结果,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它便随渗流水继续往下渗透。这样裂隙不断被溶蚀而加大。如果这种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又称岩溶水)从洞穴的洞顶或侧壁上的裂隙渗出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部分水份蒸发,结果重新在洞顶或侧壁形成碳酸钙结晶,这即是次生化学沉积物。

从洞顶向下生长的,呈钟乳状或圆锥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钟乳在地面从下往上长的呈笋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笋。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的称为石柱。在侧壁上形成的形状如帏幕一样的称为石幔。

水洞洞穴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类型较为简单。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别具一格的特色。

在洞顶、洞壁和河岸两侧平台上所形成的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流石坝、钙板和石花等等。

它们有的是由重力水沉积,形成的滴石类和流石类,也有的是由非重力水沉积而成的。

1、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2、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3、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4、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5、斜塔:这是一根歪斜的石笋。这根石笋原本是直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的,因地下河水冲刷土层使台地坍塌,石笋也就倾斜了。据测定,这根石笋高3.5m,生长年龄在距今7.97万年至2.79万年之间,经历了5.18万年,其生长速度为每4年长6.76cm。

6、钟乳石吊石柱:它原是一根石柱,竖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后因地下河水把土层冲走,使石柱悬挂在洞顶而成。

7、石幔:洞壁上的石幔,是沿洞壁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幔状沉积物而得名。

8、石瀑布:是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瀑布状的沉积物而得名。

9、悬石盘:底盘呈水平状盖板,中心有后生的鹅管,边缘有裙状流石或石钟乳。它们原来是小型石柱,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其底盘盖立台面土层上。后因地下河水将其基座上土层冲刷掉,使带有底盘的小石柱悬空而得此名。

10、北极宫:是洞中最大的一个呈厅堂状的洞道,高32m,宽50m,面积为3768.75平方米。如此宏伟的洞道主要是由于洞顶的岩层块状崩塌,使洞体空间增大所致。

11、昆仑映雪又名大雪山:是水洞中最大型的列队式堆状石笋,它的形成主要受脉岩的影响。

地壳深处的岩浆由于侵入到马家沟组石灰岩层中的裂隙里边,形成隔水层,对水洞的发育会起阻碍作用,并对洞道延伸的位置也有控制作用。

洞顶呈暗褐色的条带就是脉岩,它沿东西向分布,因脉岩不透水,地下河受阻。要穿过脉岩就得花费更大的能量,这样对脉岩周围的岩石就有更大的破坏,产生块状崩塌,使崩塌下来的岩块沿东西向呈列队式展布。后来由于包气带水流沿灰岩与脉岩的边界集中渗入,在其岩块上形成钙板,故沿分界线形成列队式的大石笋。

12、玉象戏水、太白神笔、天生桥......

水洞最古老的钟乳石是玉皇宫右岸距水面约18m的高台上小石笋的年龄最老,才十四万五千岁,还不到万万岁。

洞穴生物

一般在洞穴中的动物可分三种:一是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在洞穴中生活,离开洞穴环境在洞外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具代表性的此类动物有:盲鱼、盲鳅、蜘蛛和蚰蜒等。这类动物以眼睛明显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感应器官,缺乏色素,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为其特征。

二是洞穴动物。这类动物的眼睛和体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基本上能适应洞穴生活和繁衍后代。

三是拟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具有喜洞性,是一些暂居及季节性回洞内生活的动物。

水洞的洞穴生物目前在洞中发现的洞穴动物主要有:蝙幅、灶,这些动物多是从洞外迁入暂居的,或是在洞内已经适应了洞穴生马、马陆、蛾等。在地下河中见有鱼(白漂鱼)、虾和河蚌等。从动物的眼睛和体色等器官没有明显变化可以看出活环境而未达到遗传变异的拟洞洞穴动物。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4

九顶铁刹山位于本溪市东部的田师傅镇,为长白山余脉,是辽东一带的名山之一,也是东北道教的发祥地。铁刹山有中峰元始顶,东峰玉皇顶,南峰灵宝顶,西峰太上顶,北峰真武顶,五峰坐镇,

东、南、北三方仰望皆见三峰,三三乘合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铁刹山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就已得此胜名。岩洞景观八宝云光洞最负盛名,还有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等景观。

铁刹山坐落在辽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境内。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借定风珠大破十绝风吼阵,乃至《杨家将》传说中杨金豹师丛长眉老祖李大仙习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在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

九顶铁刹山其实只有主峰5座,即中峰元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人们从东从南从北三面观望皆见三顶,三三见九故曰九顶。最高峰元始顶海拔912.9米,登顶观看日出、欣赏云海、沐浴云光,可谓铁刹山三绝。除五座主峰外,还有南天门、北天门、狮子峰、香炉峰、来龙岭、青阳紫气岭和瑶池金母岭,比之五顶略低。登高远眺,但见峰峭岭拔,谷深漳陡,石巍岩险,峥嵘突起。据说,如果是春夏之际,这里漫山林深树茂,松涛阵阵,草丰花盛、蝶舞莺啼;而在金秋季节,则满坡红叶如霞,时令山梨、榛子、核桃、山里红、山葡萄、猕猴桃等透香扑鼻。游客尽可以饥餐野果,渴饮山泉,闲观云月,寂听松涛,优哉游哉。清辽阳名士、海龙知府白永贞多次游历铁刹山,曾提诗曰:天然形胜檀辽东,九顶巍巍矗碧空。瑞气久瞻金母岭,祥光朝射玉皇宫。山前河水蒙衣带,月外天桥落彩虹。信是乾坤钟毓厚,寻仙何事问衡嵩。

铁刹山峰峦叠嶂,洞也颇多。著名的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风月洞、悬石洞、云仙洞和郭祖洞。其中以天桥洞最险、最难攀涉;以云光洞最大、最有名气。云光洞,亦即八宝云光洞。所谓八宝,乃洞中浮摆单置、怪状奇形的钟乳岩石。人们臆形状物,称那如虎蹲踞、威严雄视的为石虎;那似木鱼中空、敲之铿然的为石罄;那如盛满荷花嫩藕的为石莲盆;那像癞蛤蟆蠢蠢欲动的为石蟾;那沿洞壁蜿蜒三丈、呼之欲出的为石龙;那平平展展、令人欲卧的为石床;那老态龙钟、木然端立的为石寿星;那周长盈尺、光滑滚圆的就是定风珠。清朝进士李维祯曾题诗云:非洞非烟影横斜,一片云光洞口遮。杂树槎桠森立槊,乱峰突兀俨排衙。天空不落九天雪,座上争开四时花。如此山中应记老,不须回首更思家。

峰秀洞幽的铁刹山自然吸引着古代文人纷纷来此寻奇探胜。他们不仅吟诗寄怀抒感,并且摩崖勒石,以留踪迹。迄今这些碑刻石勒,为山增辉,为洞添彩。如乾坤正气、直上青天、一览群山小、铁刹三千年、别有天地非人间、夜诵黄庭有月来等,字字遒劲,笔笔千钧。最为壮观的玉女宝印山与天同寿摩崖石刻,石壁高8米、宽5米,上镌长眉李大仙碑文800余字,记载大仙姓李名长庚,及商朝太乙年间人,二十五岁云游辽东,驻跸天桥洞,登仙;及至《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借定风珠等事游人为山光洞色所陶醉,再观瞻摩崖勒石,不禁胸溢浩然之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铁刹山自明崇祯三年(1630年)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收徒传道,开东北地区道教之先河后,阅尽历史沧桑370余年,道士辈份传至25代。1997年,在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王全林鼎立举荐下,武当山八大道长之一的祝真玄到铁刹山道观做住持。祝道长仙风道骨须冉长飘,虽然刚愈不惑之年,但辈分和道行却很大很深。他是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原系武当山执撩,专门负责查处道士中违法乱纪者,和咱们的纪检官员差不多。还担任过武当山武馆特级教练,我曾亲眼见识过祝道长的二指禅(随意在岩石上盘起双腿,用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将全身高高撑起),以及了得的八卦掌功夫。这位祝道长来到铁刹山后不负众望重修铁刹道观,重塑众像金身,重整道家纲纪,重理龙门经典。同时,他还铺路修道,打井汲水,惠及旅游,行医治病,使九顶铁刹山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籍奇峰、异洞、勒石、传说和宗教著称于世的铁刹山,被辟为国家级深林公园,在更早的时候则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沿着铁刹山山路拾阶而下的返程途中,望着天南地北络绎不绝的游人我在想,但愿九顶铁刹山的美景永远镌刻在各位贵宾的脑海,欢迎更多的朋友有机会来到我们美丽神奇的本溪做客!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5

辽东的大山里有个地方叫本溪,本溪境内有座八盘岭。过了八盘岭隧道,眼前豁然开朗,远处一座大山,披着轻纱向我们缓缓走来,那就我们的家乡有名的风景区铁刹山。听大人们说,铁刹山是辽东第一道教名山。

在我们家乡铁刹山是一块圣地,宝地。每逢年节那都聚集了好多求拜佛主的人,求助生意兴隆,家庭平安。每年的春天我们都要去山上热闹一回。呼吸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山里的空气很是新鲜,每吸一口都好像是爸爸杯里刚泡上的新龙井的滋味,真想在这里吸饱了,再储存一些带回学校分给同学们。

一路山行。山脚下多是落叶松,刚冒出嫩绿的松针,那样的清新新翠;山腰上多是椿树和野藤,远看泛绿,近看鹅黄;林中点缀着一簇簇红樱桃花,远远望去,像是跳动着的火焰;山顶则是秃头老树,还没长出春天的嫩芽,树干上绿苔厚厚,有的还长着长须,像是老爷爷胸前的胡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我们终于到了山顶,互相一看,大人小孩每人身上都沾满了泥巴,甚是好笑。

这时候,雨还在蒙蒙的飘。站在山顶四望,村庄、铁路都隐约在春雨之中,只有远处的河流蜿蜒盘旋着,闪闪发光。山中一小片一小片的落叶松,像是一块块镶嵌在铁刹山上的翡翠。再看山顶上,树树枝头都挂满了珍珠似的雨滴。树下,不知多少年的落叶,厚厚的,踩上去比客厅里的地毯柔软多了。细看,落叶中冒出了成片的绿草尖尖,扒开落叶层,才知是小根菜,大家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着用雨伞尖开挖,不大一会儿,每人都挖出了一堆绿绿的细细的白头大脑的小根菜。像是稻草人。

因铁刹山是道教名山,我们几个小朋友吵着要去看道姑。道姑在哪?同行的王叔叔说在云光洞。那洞在一处悬崖上,上刻着九转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洞口香烟和云雾一同缭绕。在洞口不远的小房子里,我们见到了道姑,还有几位道士。那道姑年纪很轻,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她说他们生活很清苦,冬天喝雪水,夏天喝雨水。她还向我们介绍,八宝云雾光洞灵得很,前几年洞中曾长出了 13 株芭蕉。我很怀疑,那洞中长年不见阳光,又怎能长出南方的植物?

我们下山的时候,雨还在下着,山中小溪淌着汩汩的清流,老树枝头绽出了嫩芽。回头看去,山被春雨洗过,树被春雨洗过,樱桃花被春雨洗过,我们也被春雨洗过,大家都变得清翠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著名的风景区-铁刹山,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一座名山而自豪。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6

九顶铁刹山位于本溪市东部的田师傅镇,为长白山余脉,是辽东一带的名山之一,也是东北道教的发祥地。铁刹山有中峰元始顶,东峰玉皇顶,南峰灵宝顶,西峰太上顶,北峰真武顶,五峰坐镇,

东、南、北三方仰望皆见三峰,三三乘合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铁刹山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就已得此胜名。岩洞景观八宝云光洞最负盛名,还有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等景观。

铁刹山坐落在辽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境内。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借定风珠大破十绝风吼阵,乃至《杨家将》传说中杨金豹师丛长眉老祖李大仙习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在“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

九顶铁刹山其实只有主峰5座,即中峰元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人们从东从南从北三面观望皆见三顶,三三见九故曰九顶。最高峰元始顶海拔912.9米,登顶观看日出、欣赏云海、沐浴云光,可谓铁刹山三绝。除五座主峰外,还有南天门、北天门、狮子峰、香炉峰、来龙岭、青阳紫气岭和瑶池金母岭,比之“五顶”略低。登高远眺,但见峰峭岭拔,谷深漳陡,石巍岩险,峥嵘突起。据说,如果是春夏之际,这里漫山林深树茂,松涛阵阵,草丰花盛、蝶舞莺啼;而在金秋季节,则满坡红叶如霞,时令山梨、榛子、核桃、山里红、山葡萄、猕猴桃等透香扑鼻。游客尽可以饥餐野果,渴饮山泉,闲观云月,寂听松涛,优哉游哉。清辽阳名士、海龙知府白永贞多次游历铁刹山,曾提诗曰:“天然形胜檀辽东,九顶巍巍矗碧空。瑞气久瞻金母岭,祥光朝射玉皇宫。山前河水蒙衣带,月外天桥落彩虹。信是乾坤钟毓厚,寻仙何事问衡嵩。”

铁刹山峰峦叠嶂,洞也颇多。著名的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风月洞、悬石洞、云仙洞和郭祖洞。其中以天桥洞最险、最难攀涉;以云光洞最大、最有名气。云光洞,亦即八宝云光洞。所谓“八宝”,乃洞中浮摆单置、怪状奇形的钟乳岩石。人们臆形状物,称那如虎蹲踞、威严雄视的为“石虎”;那似木鱼中空、敲之铿然的为“石罄”;那如盛满荷花嫩藕的为“石莲盆”;那像癞蛤蟆蠢蠢欲动的为“石蟾”;那沿洞壁蜿蜒三丈、呼之欲出的为“石龙”;那平平展展、令人欲卧的为“石床”;那老态龙钟、木然端立的为“石寿星”;那周长盈尺、光滑滚圆的就是“定风珠”。清朝进士李维祯曾题诗云:“非洞非烟影横斜,一片云光洞口遮。杂树槎桠森立槊,乱峰突兀俨排衙。天空不落九天雪,座上争开四时花。如此山中应记老,不须回首更思家。”

峰秀洞幽的铁刹山自然吸引着古代文人纷纷来此寻奇探胜。他们不仅吟诗寄怀抒感,并且摩崖勒石,以留踪迹。迄今这些碑刻石勒,为山增辉,为洞添彩。如“乾坤正气”、“直上青天”、“一览群山小”、“铁刹三千年”、“别有天地非人间”、“夜诵黄庭有月来”等,字字遒劲,笔笔千钧。最为壮观的玉女宝印山“与天同寿”摩崖石刻,石壁高8米、宽5米,上镌“长眉李大仙碑文”800余字,记载大仙姓李名长庚,及商朝太乙年间人,二十五岁云游辽东,驻跸天桥洞,登仙;及至《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借定风珠等事游人为山光洞色所陶醉,再观瞻摩崖勒石,不禁胸溢浩然之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铁刹山自明崇祯三年(1630年)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收徒传道,开东北地区道教之先河后,阅尽历史沧桑370余年,道士辈份传至25代。1997年,在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王全林鼎立举荐下,武当山八大道长之一的祝真玄到铁刹山道观做住持。祝道长仙风道骨须冉长飘,虽然刚愈不惑之年,但辈分和道行却很大很深。他是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原系武当山执撩,专门负责查处道士中违法乱纪者,和咱们的纪检官员差不多。还担任过武当山武馆特级教练,我曾亲眼见识过祝道长的“二指禅”(随意在岩石上盘起双腿,用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将全身高高撑起),以及了得的八卦掌功夫。这位祝道长来到铁刹山后不负众望重修铁刹道观,重塑众像金身,重整道家纲纪,重理龙门经典。同时,他还铺路修道,打井汲水,惠及旅游,行医治病,使九顶铁刹山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籍奇峰、异洞、勒石、传说和宗教著称于世的铁刹山,被辟为国家级深林公园,在更早的时候则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沿着铁刹山山路拾阶而下的返程途中,望着天南地北络绎不绝的游人我在想,但愿九顶铁刹山的美景永远镌刻在各位贵宾的脑海,欢迎更多的朋友有机会来到我们美丽神奇的本溪做客!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7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xx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宫廷之争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都城,史称纥升骨城。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地方政权管辖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近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这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生活。发现的遗物还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生活、生产工具和兵器。

除历史遗迹外,五女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登高俯瞰,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山势险要,多处景观称奇称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xx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介绍五女山的导游词级景区。20xx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溪铁刹山导游词精选篇8

铁刹山位于辽宁本溪市东六十五公里,为长白山余脉,主峰海拔 712.9米,中有元始、真武、灵宝、玉皇、玄武、太上、锦绣、香炉、狮子、南天、北天、紫气、金母、来龙等十余座顶、峰、岭、峦,间以云光、日光、天冠、天桥、乾坤、卧虎等岩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参天,苍松蔽日,云雾飘渺,清风徐徐,风景优美,名胜众多;

其中犹以云光洞最为著名,洞呈葫芦形,口高五米,内高九米,深达三十余米,内有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寿星、石定风珠、石仙床、石莲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

明代崇祯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于云光洞内清修十余载,时又收徒传教,开关东道教之始,后被尊称为关东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称为明末清初东北道教创始地。山间原有郭祖塔、天官庙、三清观等道教建筑。全山方圆二十余里,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刹山有五个山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本峰太上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元气可望见三个顶峰,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该山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可惜1967年秋天一场山火烧掉大片古树),洞穴幽深。

是东北道教兴始之地,山上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其中以云光洞为最大,神话故事中说,长眉李大仙曾在此修练,杨金豹曾在此投师学艺。该洞斜向上,深约二十米,宽七至十米,洞中八宝,有定风珠、石寿星、石虎、石龙、石蟾蜍、石木鱼、石床、石莲花,洞外刻有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八米,宽五米,字大如般。 山上有道士守庙、护林。

法律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falvshike.com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法律问题免费咨询,老师微信Huhusfsf (点击复制微信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发布,多数内容为本站原创。极少部分为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it137fx@163.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77cxw.com/fl/837562.html

“2024本溪铁刹山导游词优选合集8篇” 的相关文章

离婚后的养女有继承权吗

离婚后的养女有继承权吗

一、离婚后的养女有继承权吗继承遗产的方式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养父母子女之间的继承权,可以因养父与养母的离婚,子女归养父或养母一方单独扶养,而使不尽抚养义务的养父或养母的一方与原养子女之间关系解除,从而导致相互继承遗产权利的消灭。除非养子女是遗嘱继承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

儿子的债务是不是可以叫父母还

儿子的债务是不是可以叫父母还

一、儿子的债务是不是可以叫父母还视情况而定。子女欠债,若子女为未成年,父母作为子女合法监护人有代替偿还债务的法定义务。子女若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责任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后果,父母没有义务替成年子女偿还债务。《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

住宅楼里开快递驿站,妨害业主权益吗

住宅楼里开快递驿站,妨害业主权益吗

 在未经小区业主同意的情况下,住宅楼里开设了一家快递驿站,虽然取快递方便了,但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网友咨询:  住宅楼里开快递驿站,妨害业主权益吗?  律师解答:  在菜鸟驿站经营过程中,因每天收发大量快递,人流量大,使得单元楼火灾、盗窃风险增加,会妨害业主权益。业主负有维护住宅建筑物现状的义务...

夫妻签署的忠诚协议是否有效

夫妻签署的忠诚协议是否有效

一、夫妻签署的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忠实协议有效性不能一概而论。夫妻忠实义务是婚姻关系最本质的要求,是关系到婚姻关系是否稳定的关键。民法典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相互...

这些法律常识你知道吗?与你生活密切相关

这些法律常识你知道吗?与你生活密切相关

关于《物权法》,这些法律常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所有权转移民法上的物,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依登记。例:买房的时候没有登记,你已经住进去了,此时你没有房屋所有权,却承担房屋灭失的风险。动产所有权转移依交付。例:买车时,没有办理车辆登记,但已经把车给你开着了,此时车辆归...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污染环境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网友咨询: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律师解答: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