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了吗(中央延迟退休的最新消息)

事关众多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延迟退休政策终于落定。

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了吗(中央延迟退休的最新消息)

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也呼之欲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在2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中国银保监会近日也印发《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规定从2022年3月1日起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

事实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要求,各地相继就延迟退休改革开展征求意见工作。截至2021年9月底,31省区市延迟退休征求意见已经全部结束,各省区市正在制定延迟退休试行办法。

种种迹象显示,2022年延迟退休政策将正式实施。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性趋势,也是十分必要的。将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社保体系压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避免人才资源浪费;应对养老金缺口,促进养老金收支平衡。

延长退休年龄不能一刀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60、65岁以上人口分别为2.67亿和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8.9%和14.2%。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对本报记者说,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果作为纯消费人口,特别是在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老龄化不仅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从某种意义说,延迟退休年龄是缓解社会保障体系压力的有效手段,也将进一步优化我国劳动力人口结构。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及人均寿命延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未来我国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大势所趋。当然,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政策推行必须十分谨慎。”孙洁表示,延长退休年龄不能一刀切,而需要采取阶梯式、渐进式延长,同时还应该对不同人群进行区别对待。当务之急应尽快启动实施“渐进式”延迟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避免高级人才资源的浪费。

“从策略上讲,必须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对本报记者说,从中国目前退休制度的现状来看,延退主要涉及三个群体:50岁退休的女工人、55岁退休的女干部、60岁退休的男职工。这三个群体的退休年龄均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难度最大、提高年龄最长的是女工人这个群体。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保制度改革的百年大计和社会稳定的百年大计。

延迟退休可改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

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延迟退休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会不会带来影响,尤其是会不会加剧年轻人“就业难”和影响养老金领取。

孙洁指出,从劳动力需求角度,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新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转变,很多就业岗位被淘汰,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延迟退休短期看可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长期看能够解决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长,青年就业有广阔空间。

郑秉文表示,由于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过低,实际退休年龄更低,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对改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关配套文件,测算资金调拨规模,合理调剂地区间基金余缺。财政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4.8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在14个月以上。基金整体上收大于支,能够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延迟退休可明显改变制度赡养率,这意味着可明显改变养老基金收支趋势,因为延迟退休后制度内登记参保的人数多了,实际缴费的人数多了,而退休的人数少了。”郑秉文如是说。

实施延迟退休应把握好五个问题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郑秉文指出,中国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时应把握好五个问题:不同群体应坚持同龄退休的“一视同仁原则”、坚持小步慢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延迟退休节奏、特殊工种的退休政策不包含在国家制定的基本退休政策之中、同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引入弹性退休机制。

孙洁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通过推迟退休年龄实现的工作年龄延长和强制性的缴费资格年限、弹性化的退休年龄、法定性的领取养老金年龄以及养老金待遇的替代率等多个方面紧密挂钩,并注意相关配套制度的调整以及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推迟退休年龄政策不仅能够适应劳动者与社会的心理预期,而且可以促进经济活动人口的增长,更能够促使劳动就业机制与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协调。

声明:

本文来源互联网,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来源:各地高院

法律问题免费咨询,老师微信Huhusfsf (点击复制微信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即答官方结合法律法规整理并发布,多数内容为本站原创。极少部分为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it137fx@163.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77cxw.com/fl/88568.html

标签: 社会保险

“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了吗(中央延迟退休的最新消息)” 的相关文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是多少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是多少

 城镇国有土地是指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出让合同。  网友咨询: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是多少?  律师解答:  土地使...

继父母、继子女间是法定继承人吗

继父母、继子女间是法定继承人吗

 法定继承,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及遗产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方式。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所立遗嘱无效时,法律根据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近亲属关系,推定被继承人生前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由全体继承人按照近亲属亲等的近远、一般均等分配的方法进行继承。...

刚结婚一个月还不到女方要离婚彩礼是否可以要回来

刚结婚一个月还不到女方要离婚彩礼是否可以要回来

一、刚结婚一个月还不到女方要离婚彩礼是否可以要回来法律规定出现以下情况的,应当返还彩礼:1.给付彩礼后悔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2.双方即使已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过就离婚的;3.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离婚时也可以此为由要求返还彩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债务关系纠纷的时效问题

债务关系纠纷的时效问题

一、债务关系纠纷的时效问题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享有请求法院依法定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其义务的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便丧失了该项权利,尽管权利人的债权不因时效期间的届满而消灭,却失去了法律的...

一方不肯付抚养费如何办

一方不肯付抚养费如何办

一、一方不肯付抚养费如何办一方不肯付抚养费的,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解决:一、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法院会根据对方的收入,孩子的实际需要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判决对方如何支付抚养费。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适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法院已经就抚养费的支付作出了判决,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什么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什么

是否成立正当防卫不是由当事人说了算,同时也不会由公安人员或者法院说了算,此时需要看具体的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要是满足了的话才能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此时即使造成损害也不用承担责任。那究竟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有哪些呢?网友咨询: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什么律师解答: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